歌唱需要美好的声音、宽广的音域,这是歌唱艺术表现的前提,在做好中声区训练的基础上,如何获得高声区头腔共鸣,是声乐工作者苦苦探索的重要课题。
著名声乐专家黄友葵先生说:“掌握了头腔共鸣才是掌握了正确的发声方法和技巧。”头腔共鸣的作用在于美化声音,丰富声音,扩展音域,延长声乐工作者的艺术生命。美声唱法强调用机能唱,用共鸣唱,用“利息”唱。
著名声乐教育家沈湘先生在教学中一再强调“打开共鸣腔”,“声音要装到腔里”。这一教学原则将美声唱法的要求更进一步明确化。迪里拜尔、梁宁、范竞马等青年歌唱家出色的演唱,较好地体现了沈先生这一教学原则的科学性。
民族唱法同样重视共鸣腔体的运用。如在润色唱腔时使用的“提音”,音色变暗、含蓄而又集中,即俗称的"脑后音"的用法;山歌、高腔中高音区"头声"的用法;戏曲艺术中老生、小生、青衣行当的"小嗓"的用法······。总之,各具特色的民族唱法(包括戏曲、曲艺、民歌等)在头腔共鸣的运用上是灵活多变的。
要获得好的头腔共鸣,需要以下两个方面的协调平衡。
其一,声带的张力、喉头的稳定、呼吸的弹性支持与拉力。
其二,共鸣腔充分而适度的打开及其协调配合,包括咽喉腔的打开、喉头的下降、小舌的吸起、咽壁的后立、鼻腔和鼻咽腔的打开。声音感到在小舌头后面唱。小舌头后上方和鼻腔后面的空间比我们想象的要大。这个空间是头腔共鸣所需要的空间。声音的集中感、声音的焦点产生在这个空间的顶端。此时我们会深切感受到一种摆脱喉部肌肉挤压的解放感,获得梦寐以求的头腔共鸣的微妙感觉。使人深深感叹“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在高音演唱中感到声音不断向后、向上,作拉皮筋似的运动,呈抛物线运动甩向前。由此获得美声唱法追求的“竖”、圆润而又有“亮芯”的声音,获得明亮、集中、具有高泛音色彩的声音。正如声乐大师卢齐厄·马南夫人在《歌唱艺术手册》中指出的“头腔共鸣的效果就是加强高泛音而得到的光彩。”
很重要的是,在寻求头腔共鸣的过程中,以上两点不是孤立、分割的,只有在它们互相
配合、协调平衡的状态下,才能获得头腔共鸣的效果。即头腔共鸣获得的过程就是呼吸叹气式的拉力与声音高泛音位置的焦点拉皮筋式的拉力两者之间松弛而又紧张的对抗、平衡运动。任何呼吸的紧张、僵硬、喉咙的挤压或撑大,都会影响到这两者力量的平衡。
民族唱法的风格、韵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声音的色彩。因此,当今民族唱法既重视吸收美声唱法共鸣理论的精华,同时又根据自己的特点进行调整。民族唱法"头声"的共鸣位置比较靠前,在高音区其共鸣腔的调节普遍较美声唱法细而短(咽管较为集中),因此民族唱法的高音色彩更为明亮、亲切,具有民族的语言韵味特点。目前民族唱法优秀歌唱家彭丽媛的演唱在统一声区、头腔共鸣的运用上较好的体现了当今民族唱法的审美趋向。
歌唱艺术头腔共鸣的获得是不容易的,必须坚持长期不懈的练习和艰苦的探索,这是通往成功之路的唯一途径。
总之,歌唱艺术是整体艺术。只有通过艰苦的持之以恒的训练,歌唱者自觉而有意识地把握好人体发声器官各部分的调节、平衡,才有可能获得歌唱艺术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