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学习通俗唱法来上海,不同民族的不同语言,是声乐艺术不同风格的主要 因素 。他受到很多因素影响,所以对不同的各民族的语言特征,产生了不同声乐风格色彩。
民族声乐作品风格、节奏的把握
钢琴属于泊来品。钢琴演奏者长期接受西洋音乐风格熏陶,对外国音乐作品的理解和弹奏技巧的处理,相对来说得心应手一些。而对于民族声乐作品,钢琴伴奏者需要增强对民族音乐创作特点的了解和认识。我国民族声乐有着悠久的历史。新时期的民族声乐作品繁花似锦,继承和发扬了民族的优秀传统。尤其在戏曲板式结构特点的声乐作品中, 呈现散板、垛板、自由节奏
(rubato )、紧打慢唱等复杂多变的节奏特点。
如新时期当代民族声乐优秀作品《兰花花》(王志信编曲)就是典型范例之一。歌曲第二段在陈述了兰花花被逼订婚的遭遇以后,间奏以八度大和弦为主,节奏突快,体现人物悲愤的心情。在伴奏快节奏和强力度的衬托下,部分歌者往往由于激情、冲动,对第三段的唱腔“进拍”把不住节奏,不是抢速度,就是拖节奏。正确的处理方法应是歌唱者在激情中保持清醒的头脑,把住内心节奏,特别注意倾听第三段唱腔进来前钢琴低声部的节奏提示:X X | XX
XX |,从而从容换气,平稳地进入第三段。
第三段的钢琴伴奏模仿了戏曲伴奏中"锣鼓点"的节奏音型,OX
XX | X O,琴声与歌声交错而行。体现兰花花的抗争、悲愤之情。
第四段兰花花“手提上羊肉,怀里揣着糕”,去寻找亲人。在急切的歌声中,音乐采“紧打慢唱”的摇板形式。歌者切切不要由于急促的伴奏而乱了分寸,只要保持自己歌唱的内心节奏,数稳节拍即可。而伴奏则要控制激动的情绪,不要使琴声过响而遮盖了歌声。精巧默契的配合,双方才能获得极大的艺术创作享受。
民族声乐rubato和颤音技巧的运用,为演唱者提供了广阔的创作天地。对民族声乐作品的演唱和弹奏绝不能“照谱宣读”,否则作品的神采、风韵丧失殆尽。对民族声乐作品特有的技法和风格韵味的把握,体现演唱和演奏者双方的民族音乐修养。这需要通过民族音乐的熏陶和实践的磨合过程。在合作中,任何一方技术或艺术修养的不到位,就会产生艺术实践中的“拉扯”现象,就不可能达到准确、生动、和谐的演唱效果。
双方审美个性、风格的协调统一
艺术家,具有不同的气质个性、情趣,尤其是成熟的艺术家,具有自身独辟蹊径的审美思维和别具一格的艺术处理方式、技巧。因此在声乐与钢琴的合作艺术中,提倡求同存异、互相理解的二度创作态度。同时尽可能发挥演唱者嗓音特长和演唱风格。
在艺术再创造的过程中,双方以共同的审美认识为出发点,互相倾听,不断调整音量、音色、速度和多种方式的处理技巧,共同将想象转为实际的音响,将内心的感情融入音乐,产生协和的整体音乐之美,展现声音技巧(包括水乳交融的人声与琴声)和艺术表现完美结合的艺术魅力。歌唱者只有在合作实践中,不断调整和深化对钢琴伴奏织体所产生的立体化音响的感性认识,才能充分激发音乐形象的创造,才能在美妙的歌唱世界中赢得自由的驾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