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唱中声音的产生可以理解为以下四种事物的相互作用
声音构成部分 相互作用
空气及肌肉 ——→ 能使声带产生作用
声带 ——→ 共振带动空气振动
空气 ——→ 将振动传送耳/脑
耳/脑 ——→ 收集并翻译振动形成声音
根据声学原理,声波呈球面波向四面八方均匀传送。
(一)高位置声势的艺术特征
对声音的世界,我们有两种语言,其客观特征被称作物理特征,如“振幅,振额”等。其主观特征称为“心理听觉特征”,如“音量,音色”等。
声音的特征
物理特征 —— 心理特征
振幅(分贝,贝尔) —— 音量
振动频率(赫兹) —— 音高
泛音 —— 音色
在歌唱中是否具有高位置的声音,其艺术特征如下:
1.从发声基础看,低位置的声音,发声建立在咽喉部肌肉紧张和呼吸浅的基础上;高位置的声音建立在呼吸弹性而稳定的支持和共鸣的灵活调节上。
2.从声音的心理听觉和"视觉"形象上,我们可以感受到低位置的声音是横的,扁的,散的,声音缺乏致远性高位置的声音听上去是圆的,竖的,集中的,声音具有穿透性。
3.从音量上,低位置的声音由于逼紧喉部肌肉,缺乏呼吸支持,因此音量不能根据作品和人物感情需要作必须的强弱变化而高位置的声音依靠呼吸的弹性支持,声音能作到收放自如。
4.从音色上,低位置的声音缺乏共鸣而造成声音尖亮,僵硬刺耳;而高位置的声音具有泛音层次丰富的共鸣和共鸣焦点,声音柔和,圆润,给听众以审美愉悦。
(二)高位置声音的心理视觉特征
中国绘画历来讲究“意在笔先”,成语“胸有成竹”,即十分形象的说明这一道理。
声乐艺术同样遵循这一艺术规律:优秀的歌唱者对高位置的声音,首先具有高度敏锐的心理视觉形象,如同歌唱名著《心的歌声》中总结:“它相当于用思想的眼睛通过触感去看。”
早在1907年,意大利著名男中音安东尼欧·可托尼(Antonio Cotogni)就提出:“记住,你必须无例外地在实际发出每一个母音之前,在思想上把它做形,赋予它适当的色彩、音色和表情。”长期以来,优秀歌唱家的演唱实践充分证实了这一忠告的正确性。
心理听觉的预先调节迅速引发歌唱发声器官,尤其口-----咽腔的形状和喉腔机能的调节。振源体(声带)和共鸣体的调节产生向上飞升的声東,从低音到高音,随着音高的变化,不断向垂直线后的咽区上方飞升。声束的顶端产生我们所感受到的共鸣焦点,即歌唱追求的高位置。
对于不同音高上不同母音的音形、音响、音色的调节,只有通过歌唱者长期反复练习,而''刻印"在头脑中,形成一种下意识的歌唱行为。从量变的积累到质变的飞跃,歌唱者在"变"的过程中逐步走向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