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位置声音与呼吸的调节
初学者,在调节高位置声音的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呼吸浅、吊,尤其唱高音时为了“够”位置而脱离横膈膜的支持,这样做的结果会造成声音摇晃,声音位置低,产生一种僵硬、顶住的声音状态,严重时音准偏低;正确的歌唱方法应是永远保持在呼吸“叹”的基础上,在低喉位的状态下,打开上部共鸣腔,从而获得歌唱的平衡,获得集中面具穿透性,一种呼吸根基稳定,真正令人"解放"了的声音。
(二)高位置声音在不同音区中的调节
高位置的声音体现在歌唱的全部音域中,包括男女各个声部的胸身区、中声区和高音区。所不同的只是音区的不同,人体各共鸣腔比例成份不同。歌唱者在高音区和自上而下的旋律演唱中,总是采用“掩盖”方法,采用“高位安放”的技巧,始终保持“挂着位置往下叹”的感觉,从而获得泛音色彩丰富的高音。在中低音区,声音以口腔共鸣和胸声为主,但歌唱者仍须保持兴奋状态,心中有“高位置”的声音形象,“挂上头腔”,形成“混声”。
总之,歌唱者必须随时主动、有预见性地灵活“调腔”,完成声区的统一、和谐和声音的衔接自如,从而展示高位置声音在各个声区的艺术魅力。
(三)高位置声音与共鸣腔的调节
优秀的歌唱者对于高位置的声音必然有着鲜明而清晰的“内心听觉和视觉形象”。获得高位置的声音,关键是歌唱者具有正确的声音观念,清醒而理智地对共鸣腔进行调节。
在声乐论著《心的歌声》中,作者荷伯特·凯萨利非常明确地指出运用共鸣歌唱的重要性:“手应该靠气息歌唱,就要用共鸣。”“大多数歌手,从轻易浪费他的声音的本钱中得到满足;凭着本钱歌唱,意味着习惯性地使用过分的声带长度和厚度,最终导致声音的破产。”
歌唱者所感受到的高位置的声音,是声音在头部共鸣器官共振的结果。如同收录机的调谐,只有当我们将收录机本身的频率调整到与广播电台的发射频率相互一致时,才能收到圆润,泛音层次丰富的乐声,否则只能收听到“沙哑”、“双声”、尖锐或发闷的声音。
从歌唱共鸣的物理学、音响学的角度看,高位置的声音必须产生于一个合适的共鸣腔体——即物理现象中的谐振腔。其共鸣焦点即歌唱所追求的“亮芯”,是合理调节共鸣腔的结果。
人体发声声道中可调节的是咽管部分。德国著名声乐教育家卢齐厄·马南夫人(Lu一cieManen)提出著名的“高位安放”观点:“美声唱法技巧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就是把起音——瞬变——从喉头转到鼻梁后面的鼻管道,从而使用上呼吸道,亦即鼻和鼻咽腔。这样的机能就叫“高位安放” 。从鼻咽腔开始的高位安放的歌唱起音是美声唱法的精髓,其关键是通过共鸣腔的调节,获得声音的高位置。歌唱中在深呼吸弹性支持的基础上,喉头下降,小舌吸起,后咽壁直立,口咽形成“拱顶”状的管道,咽喉腔和鼻咽腔打开,形成发声所需要的共鸣空间 (即谐振腔)。高位置的声音即产生于此空间的共鸣焦点上。
发韧于17世纪的美声唱法在发展兴盛的历程中,无数声乐界有识之士对其进行了孜孜不倦的有效探索。其运用。提升原理。,。掩盖"技巧获得高音,从发声原理看与。高位安放"是相同的。由此,我们得出结论,声音在上共鸣腔振动的结果产生高位置的声音。
歌唱中必须合理、灵活地调节共鸣腔,尤其高音前面的音要求“到位”,其口咽管道的调节为高音的演唱作好必要的准备,最重要的是“思想走在前面”,从而充分发挥头腔共鸣的作用。
高位置声音与面罩共鸣(sing in the masque)
关于面罩唱法,声乐界说法不一。意大利声乐大师吉诺·贝基相当强调面罩共鸣,认为它“是声音的灵魂”。从历史的经验考查,我国声乐界在六七十年代一段时间中,由于认识不全面,盲目追求所谓的高位置,而造成某些演唱者逼紧喉咙,鼻音重的不良发声状态。
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我们对外面的世界,对发源于意大利的美声唱法有了更多、更全面、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我国声乐大师沈湘先生曾深刻指出:“对面罩共鸣要正确理解,必须用一个非常放松的喉咙去寻找正确面罩唱法,防止鼻音,一定要强调耳朵听觉。”沈先生的话语言简意赅。实践证明,探索面罩共鸣的真正含义,关键是打开喉咙,打开共鸣腔,从而获得真正具有美好音质和审美价值的高位置声音。
声乐发展的历史实践告诉我们:关于高位置声音的研究内容既是古老的,又是十分重要的。只有在正确声音观念指导下,歌唱者清醒而灵活地进行心理和发声器官的调节,才有可能领略高位置声音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