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物理学、声学的发声原理,物体(包括固体、液体、气体)振动而产生音响,如弦乐器,弦是振动体,拉弓为动力,琴身是共鸣器,弓擦弦而发声;如管乐器、依靠气柱振动而发声。
物体振动发声具有三个基本要素动力、振动体和共鸣腔。
歌唱是如何发声的呢?歌唱中,从肺部呼出的气息形成动力,通过声带振动发声,同时,经过喉腔、咽腔等共鸣器官的作用,得到扩大和美化。这就是歌唱的发声原理。
歌唱吸气时,声带的声门打开,呈三角形的状态;歌唱呼气时,气息从肺部呼出,经过声带,激起振动,声带闭合,挡气,声带这种多次反复的运动就是歌唱发声的全过程。这种理论称为“空气动力学说”,或“肌肉张力学说”。
声乐界对于发声原理的研究,在近代又提出“神经时值学说”,又称“肌阵挛学说”,由法国著名生理学家于松1951年提出。他认为:“声门的闭合是依靠喉返神经而实现的,声刁打开是由喉神经所控制的环勺后肌来完成的,而声带闭合后的拉紧,则依靠喉上神经来实现。喉返神经的冲动频率,决定喉头发声的频率。”这一学说在世界引起轰动。关于发声原理深层次的探索,随着人类科技的进步,声乐艺术的理论研究将日趋完善。
从物理学原理出发,声音的高低由声带振动产生的频率决定。所谓频率:单位时间内声带完成全振动的次数(毎秒声带闭合的次数)。声带振动频率高,发出的声音则高;反之,声带振动频率低,发出的声音则低。声音的强弱由声带的振幅决定。所谓振幅:声带来回颤动的空间距离。声带的振幅越大,声音越强,反之,声带的振幅越小,声音越弱。
歌唱中随着旋律高低起伏和强弱的变化,在呼吸配合的基础上,声带不断调整其长度、厚度和张力。
演唱高音时,呼气压力大,气势强,声带拉紧、缩短、变薄,张力增大,声带呈边沿振动。正因为此特点,滥用高音者往往容易长小结(声带的前三分之一处);嗓音病变时,唱高音就吃力、困难,声音就由明亮变为嘶哑。
演唱低音时,呼气压力减小,声带较高音时变长、变厚,张力相应减小、声带振动面积大。由于声带张力的减小,所以,演唱不如中声区轻松、自如,需要加强呼吸的韧性支持作用。相对而言,中声区是发声较轻松、方便的声区,因此,歌唱总是将中声区的训练作为基础训练,然后逐步向上下高低音方向发展。